来源于:本站
发布日期:2025-11-13 18:10:03
私人银行业务今年前三季度更上一层楼。随着上市银行三季报披露完毕,私人银行数据也浮出水面,截至今年9月末,已经有7家上市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超过10万户,平安银行是新加入“十万俱乐部”的成员,也是该行私人银行客户首次突破10万户。业内人士认为,这一数据扩容背后,是高净值人群规模的持续上升、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结构性升级,以及银行在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和数字化能力之间差异化的“大比武”。

多家私行增速超10%
作为财富管理领域的“含金量”高地——私人银行业务一直是银行的兵家必争之地。
今年三季报,A股共有13家上市银行披露了私人银行相关数据。
三季报显示,多家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增幅超过10%,民生银行、北京银行、南京银行三家银行私人银行客户增速更是超15%。其中,民生银行私人银行客户增幅最快,截至9月末,该行私人银行客户73409户,比上年末增长18.21%。与此同时,私人银行客户总资产10147.22亿元,比上年末增加1487.53亿元,增幅17.18%。
北京银行的三季报显示,该行中高端客群价值贡献持续提升,贵宾客户超123万户,较年初增长10.4%。其中,私人银行客户达20586户,较年初增长3126户,增幅17.9%;私人银行管理资产(AUM)规模2240亿元,较年初增长282亿元,增幅14.39%。
此外,南京银行三季报披露,截至报告期末,该行私人银行客户较上年末增长15.43%。
从绝对数量来说,国有大行依然遥遥领先。虽然国有五大行在三季报中未披露最新私人银行客户数据,但从上半年以及去年的年报情况看,工、农、中、建、交仍占据第一梯队。截至6月末,农业银行私人银行客户27.9万户,建设银行26.55万户,中国银行21.69万户,交通银行10.26万户。工商银行去年末客户28.9万户,同比增9.9%。
“十万俱乐部”的会员还有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。招商银行三季报显示,截至报告期末,该行私人银行客户(指月日均全折人民币总资产在10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户)达191418户,较上年末增长13.20%。其私人银行管理资产(AUM)保持稳步增长,继续稳居股份行首位。
平安银行是今年三季度新进的成员。三季度末,平安私人银行客户数达10.33万户,较上年末增长6.7%,AUM规模19746.59亿元,同比增速近两成,这是该行私人银行客户首次突破10万户门槛。
其余股份行中,兴业银行披露,报告期内“双金客户”(白金、黑金客户)和私人银行客户分别增长10.49%、11.39%;浦发银行截至9月末月日均金融资产600万元以上的私人银行客户超5.5万户,管理资产规模超过7700亿元。民生银行表现突出,私人银行客户达73409户,较上年末增长18.21%,AUM增幅达17.18%。
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,国有商业银行本身资产规模较大,服务客户较多,金融产品种类丰富,这有助于其更好地服务私人银行客户,也让其私人银行客户AUM占比较高。股份制银行相对更加灵活,也有助于其服务私人银行客户。未来两类银行仍然会发挥自身优势,为包括私人银行客户在内的各类客户做好金融服务。
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表示,近两年中国私人银行市场的规模持续增长,国有大行与股份制银行呈现各展所长的竞争格局。国有大行依靠规模优势,在客户数量和规模方面主导市场,股份制银行则通过差异化服务和经营效率寻求突破。随着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持续升级,未来私人银行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注重服务品质和资产配置能力,这也将推动整个行业向更专业、更精细化的方向发展。
财富管理面临三大挑战
私人银行不断扩容,根源在于高净值人群基数扩大与银行服务能力的共振升级。胡润研究院发布的《2024胡润财富报告》显示,中国600万资产的富裕家庭总财富达到150万亿元,其中,资产超过亿元人民币的超高净值家庭财富总额高达87万亿元,占总财富的58%,相比去年的56%有所上升。
过去十几年,中国私人银行客户的核心群体是企业主,尤其是房地产、制造业和传统民营企业的老板。但到了2025年,这个趋势正在改变,新经济群体的财富增长,成为私人银行客户的重要增量来源。
工商银行在2025年半年报中提出,要将“科学家”纳入重点客群,围绕“科技—产业—金融”打造服务生态。一位股份行私人银行人士表示,随着股权激励兑现和财富回流趋势增强,科技、制造、医药等行业的企业家及中高层管理者正快速进入高净值行列,“他们对综合财富管理、税务筹划与跨境配置的需求明显提升”。
此外,不同银行正在根据各自优势,重新定义“私人银行客户”。例如,建设银行强调家族财富传承与公益慈善;农业银行则在养老金融上加码,专门成立养老财富管理中心,上半年新增高净值客户超2万户。
此前,建设银行私人银行部副总经理胡萍在出席由本报举办的第十九届21世纪金融年会时表示,当前财富管理主要面临三大形势挑战:一是我国经济增长中枢下移,并同时面临“两期叠加”的挑战:长周期我国面临人口红利减退的挑战;中周期我国经济发展向高质量转型,科技创新、产业升级等高技术产业增长正在为经济提供可持续增长的新动能,但新旧动能转换仍存在阵痛期。
二是市场整体无风险收益率下行,面临风险资产投资难度提升的挑战。银行下调存款利率,债券市场的收益率中枢也随之下调,投资于这些资产的固收产品投资回报率呈现下行态势;同时,由于部分基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投资经验逐渐失效,市场波动加大,权益等风险资产夏普比率显著回落。
三是面临投资者对市场变化接受度及投资信任度“两降低”的挑战。市场投资环境的变化,促使投资者大幅降低风险偏好,涌入无风险资产;与此同时,投资者面临投教信息繁杂、投资认知与成熟度提升难的困境,当产品表现明显弱于收益预期时,投资人对销售机构的信赖度也随之降低。
她坦言,在低利率时代,财富管理面临多重压力和挑战,财富管理机构亟待“升级换挡”,坚定从满足客户真实需求的财富管理服务定位出发,将专业能力内置于客户财富管理旅程中,充分运用多种金融工具,架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,满足客户全生命周期的财富管理需求。
温馨提示: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整理,目的在于知识了解,文章内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,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操作,风险 自担。本站不保证该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数据、图表)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原创性。相关信 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。
文章标签: 无
分享到
在安东环球财经的分享中,来自江苏苏州的评论引发了我的深思。苏州作为经济强市,其在科技和制造业上的创新成就值得关注。评论中提到的政策支持和人才引进措施,展示了地方政府在推动经济转型方面的努力。而苏州的成功经验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。总之,保持开放的视野和灵活的策略,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。这样的讨论不仅拓宽了我们的思路,也激发了更多的投资信心。
嘿,大家好!今天想聊聊吉林长春的财经动态。最近听说那里的投资环境越来越好,创新创业的氛围也越来越浓厚。尤其是一些新兴产业,像科技和绿色能源,真是让人眼前一亮!感觉长春不仅是冰雪之城,也在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高地。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年轻人在这里实现梦想,创造精彩!大家怎么看?欢迎分享你们的看法哦!
在齐齐哈尔的朋友们,最近分享的财经分析真是让我眼前一亮啊!安东环球财经的观点很独到,特别是对地方经济的解读,像是在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。退休后有更多时间关注这些,感觉既充实又有趣。虽然咱们的生活节奏慢了,但对财经的热情还是不能少。希望大家多多交流,分享更多见解,让我们一起把退休生活过得丰富多彩!